韩国电影《空气杀人》是2022上映的电影,也是根据2011年的真实事件做改编,《空气杀人》的导演也是电影《屏息》导演赵荣善,睽违九年再度推出的编导新作,他以原著小说为根基,经过长达六年的调查与验证,作出剧本改编并执导。 《空气杀人》这部电影一上映再次让民众重新热烈讨论起这案件,原著小说作者也说到自己会着做那本小说是因为不希望人们遗忘,因为如果遗忘,下个牺牲着就是会是自己。
同样地,《空气杀人 》导演自己也有说过自己会拍这部电影是因为要大家都可以关心,只要有关心和声量,就是力量足以对抗黑心的企业杀人者,也能唤醒民众的自我意识,避免未来再发生同样的悲剧。 《空气杀人 》剧情大纲为一名创伤中心医师的妻小陆续患有急性肺病,郑泰勋不仅失去妻子,儿子的肺部已经受损严重不可治愈,郑泰勋为了找出妻子的死因,发现了添加在加湿器里的杀菌剂是造成肺病的杀人元凶,并且开始展开一连串的调查和与黑心企业对抗。 这案件在现实生活中,黑心企业多了十多年还是摆烂不承认也不想赔,还是有很多受害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与道歉。
影评空气杀人评价心得
总体来说,《 空气杀人 》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相当朴实(这不是批评),全程看不到所谓的炫炮运镜、特效等等于娱乐性的元素,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会觉得这样的叙事手法最适合《 空气杀人 》,因为我觉得导演是想要好好地告诉我们内容和真实发生的事,不管是黑心企业的贪婪、受害者的人间炼狱、韩英珠带领大家要追求正义的决心,导演都用很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情绪,不会刻意卖弄玄虚,但转折还是有,也掌握得恰到好处~
《空气杀人 》整部片中用了多方的关系人和角度去呈现面对这案件的反应与处置,不管是受害者、受害者家属、第三方的医生、该负责的O2公司、或是有第三方权力的记者,看待这案件时,《 空气杀人 》都详细去描绘这些角色的反应与立场,在这些角色的化学作用下,编织出整个案件的细节。
受害者与受害者家属,希望找出真相、获得正义
2006年开始,开始有这种案例出现,原本被以为是普通感冒,诡异的是其他医院也出现类似的状况,吴教授有说「当时要是实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就好了」,无法持续的原因是在夏秋冬三季不会有这种病症,春天就会开始发生,人类面对新的案件发生,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如何应对,吉珠的死亡是诡异的起始,这种病症没有感觉,也找不到任何病毒或病菌, 但病程很快,几个月就会让肺部纤维化。
在一开始郑泰勋与韩英珠找到那些受害者的遗属时,其实都能看见许多遗属其实都还惦记着家人的死亡,有人带着悲伤过日子,有人还期望着可以找到确切的死因,这都是这些家庭的一内心中「解不开的谜」,看到正处于只能靠呼吸器维生的受害者智英 ,无法得到一个答案,就令人鼻酸。 「有孩子的家庭,有加湿器很正常吧?」 《 空气杀人 》在电影前半小时呈现着郑泰勋找出急性肺病的人是因为加湿器里的PHMG(一种化学物质,来自于一种加湿器杀菌剂),在前面这一段的呈现是蛮快速的小小流行病学调查带动真相,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郑泰勋这个医生遭遇到这种悲剧,其他的受害者是否也只能永远被隐瞒真相了?
当中看到韩英珠为了寻求被害者的正义而辞去检察官工作,她讲到「好像没有律师愿意辩护受害者」让我们看出在这案件中每个受害者几乎都没有信心去对抗企业,再者,没有律师想要辩护也同时象征着在法律界中大家都已经有底知道不想要和大企业对抗。
《空气杀人》该咎责的公司与政府利益挂勾、公司冷血处理
在调查到真相后,《空气杀人 》的重点就在后续的正义争取,找到是加湿器杀菌剂为主要致病物时,讽刺的是这产品还有「国家安全认证」,有时候这种认证标章是否真的有保障其实还真不得而知,以前我看过一部纪录片提及「标章组织」背后其实有更大的利益金钱挂勾 ,所以这种认证标真的用意是真的为人民健康还是为了标章组织背后的利益,只有政府自己知道,是否有收贿或是刻意放行得到利益(果然在剧情后就显示这当中就有公司与议员挂钩的来往)。
加上O2公司的反应是报导一出现时就开始想要烟灭证据,《空气杀人 》片中将O2公司呈现得令人憎恨,「用我们杀菌剂的人有一千万人,那一千万人都死了吗? 只死了其中几名而已“。 黑心公司对付区区的小虾米,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也带到这个案件在现实生活中是真的抗争了好几年,大公司有的是资源,我可以理解那些受害者家属想要得到正义但又害怕得退缩的心情,因为区区的小老百姓想要对抗拥有一切资源的大公司,会让人第一步就想要放弃,因为任谁都知道这世界谁都不会站在没有权势的这一边。
加上这社会每个人的私心,都会想要往权势的一方靠过去,而片中也提到「前官礼遇」这个词,这是在司法生态中的暗黑潜规则,因为O2公司派的是前法院院长当委任律师,所以这案件有前官礼遇的不成文规定的话,这律师肯定会胜诉, 因为在法庭上要故意让以前当过法院院长的这律师赢,这就叫做前官礼遇,这同时也是跟韩剧《秘密森林》一样,抨击政府司法生态的扭曲和贪腐。
拍摄《空气杀人 》的导演有说过,他的目的是希望社会可以「多关心」这案件,不希望被人遗忘,其实这部电影出来后的确拉高了网络的讨论声量 ,让更多人再次更重视这个案件,而不是让受害者自己去组成微薄的力量对抗大公司,每个人的一点力量加起来就会是对抗大公司的力量,或许我们对他们的案件关心也能成为他们内心的动力,受害者用了最痛的方式证明产品有问题,拖着配戴氧气筒身子,这就是被产品伤害过的证据。
看到《 空气杀人 》本片案件的进行会觉得好让人痛心,因为越来越多受害者选择和解而放弃斗争,这也呼应到被毁掉家庭的现况是多么急需要钱,连同新闻都渐渐地找不到,这也合乎导演想透过这片影再次唤醒社会大众对这案件的关心。 然而,这种悲剧谁也不能保证未来是不是就真的能杜绝,虽然这个案件已经无法逆转,但这着实也是未来我们可能会遇到的事,我想不管是谁都会希望自己不会成为受害者,因此《 空气杀人 》这案件集是给我们时时刻刻的惨痛提醒。
《空气杀人》第三方视角与反应
《空气杀人 》的不同视角很多,也几乎不偏剖哪一方,再加上韩英珠想要使用司法权禁止贩售和得到搜查令,都四处碰壁,或许过去已经有人像郑泰勋、韩英珠这样做过,但可能力量不大,所以从没有获得被重视和答案,这代表着这社会对这种事情的「漠视」、没有人关心, 这同时也显示只有经历过丧亲之痛的当事者才会有想要找到真相的决心。 就连本该是为人民获得真相的检察体系,许多在上位者都反对韩英珠私下调查的行为,嘴上虽是说因为韩英珠非法调查,但事实上应该是怕被O2公司盯上,这也很讽刺地呈现检察体系无法体现正义。
然而,有些第三方视角也不是处于完全冷漠的态度,《空气杀人 》当中有带到一个女记者被长官给责骂为什么要报道这种没有证据的案件,透过女记者和长官的对立角度,观众肯定也能想得到报社长官肯定是怕得罪O2大公司,怕自己遭殃, 在许多业界中,O2公司和报社都是有着很多挂钩,也就代表裁罚企业是有着能够掌控操作媒体的势力。
大公司玩弄法律,法律正义更为薄弱
《 空气杀人 》法庭的攻防虽然没有太激烈,导演选择的是把当中的精华给呈现出来,也将法律体系无法为人民讨回公道的脆弱展现出来,不仅提到法律是很龙裔被有钱人给拉拢之外,也谈到司法体系里的的许多潜规则以及贪婪人心,O2公司派出的不是前法院院长,反倒是之前韩英珠去拜托过的池检察官, 很显然大公司是可以用钱买他们想要的结果,也为这件事做脱身准备。 从这案件中我们可以看见大公司在法律处理上有着自己一套的脱罪方式,第一场法庭完全跌破眼镜,O2公司不仅延迟开庭时间就为了变成有限公司(可以不用无限赔偿),还是先找了其他受害者作和解。
在和解中,选择拿钱和解的韩贤宗,为什么如此做呢? 他的和解原因其实也很心酸,但也很讽刺,O2公司让他失去妻小,但最后却也是因为O2公司帮他还了债,就好像用钱就抹去了这件事一样,这对一个也想要得到一句道歉的父亲来说内心是很挣扎的,O2公司毁掉的不只是家庭,还毁掉很多人的人生,剩下来的人在医药费的压力苦苦挣扎着,韩贤宗也是做了最不想做的抉择。
转换到郑泰勋身上,徐宇植的确用了很直接的方式打到郑泰勋的痛点,就是提供一个健康的肺给他的小孩,这样的转折不免会让观众内心左右摇摆,是否,受害者走上这次的法庭要的已经不是道歉而是要恢复正常生活了呢? 郑泰勋想要救孩子的焦急我很能理解,他背负着被所有人责骂的罪名只想要救孩子,要说他自私吗? 我想最写实的还是郑泰勋这样,将可以得救的人挽救回来,而背负这场罪孽。 然而,被伤害两次的其他受害者只能更痛苦地坚持活着,例如智英奶奶为了智英的医药费而勉强地活着,这种胜利的希望越来越薄弱,对他们来说过跟本是选择的炼狱。
对照到胜诉后的O2公司,「我太喜欢这国家了,只要有就会主动爬的大韩民国傻瓜们」,对付曹善宇这种不管心别国家人会不会死的缺德领导者则是害死自己的人,钱虽然可以收买人心,但钱也不是一辈子都能收买人心的利器,钱堆砌出来的正义总有一天还是会被摧毁和戳破。 因为身边的人是不是真的会被收买都很难说,最后的转折实在太催泪也太爽快, 本来被观众认为的反派徐宇植才是更承受更多残酷内幕的人,他是个也失去孩子的父亲,在案件中他比任何人更为心痛自己做出的事,也更贴近真相。
原来,他对受害者的赔偿是真心为了帮助那些人,所以他用办黑脸的方式来智取曹善宇,就跟郑泰勋一样,都背负别人的憎恨来追求真相。 一直到十年过去这个案件来在进行着,各部会都说不是他们的错不是他们的责任,各部门推来推去没打算要承认自己的错, 最后那段调解会真的很可笑,但也着实是现实生活中的模样,这俨然也讽刺着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各部门之间从没有沟通过,对负责的事项也没有在负责任,可见平常他们对人民健康的把关根本不在乎。
这案件的发生不仅探讨到企业因为贪欲而罔顾性命的恶劣,也带出政府对国民的责任到底是否真的可靠,而受害者也要勇敢站出来为自己斗争,身为不是受害者的我们也不能漠视事情发生,因为受害者的牺牲,也让我眼睛看见这世界的邪恶,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抗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