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涛的脸终于“肿了”,官媒下场开批:其声明是混淆视听的手段
据报道,一款由杜海涛代言的理财产品在19年被立案调查,据称受害人数达4万人,涉案金额超过30亿,有人希望杜海涛能出来给个说法,任由网友怎么喊话,但杜海涛一直没有任何回应。

日前,同为理财产品代言的汪涵,因代言产品爆雷而发出道歉声明,对比之下,杜海涛的做法更显得扎眼,此时又被爆出各种控评实锤,一时间各种指责刷屏。

谁知她的姐姐在直播时又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直言受害者是“活该”,舆论再一次发酵,愤怒的声音开始涌向杜海涛。

当日深夜,杜海涛终于做出了回应,他的姐姐也发了一封道歉信,称自己从此停止直播,杜海涛发声明称,自己并没有代言,只是在拍摄过程中插播广告,而且是短期合租,因为没有签代言合同,所以不代言,但也表示会跟进。

网友将他的发声归结于受到他姐姐言论的倒逼,如果没有他姐姐出言不逊引起众怒,估计他也不会出来说话,何况从他的发言中也可以看出他觉得自己是无辜的。

事实上,杜海涛当时的发声引起了一些质疑,总觉得有些困惑,但缺乏专业的理解,如今,官方媒体终于集体发声,其中《新京报》用法律来解读他的声明,直言不讳指出这就是混淆视听的手段。

《新京报》声音是特别犀利,全文用否定的语调和法律条文对杜海涛的声音提出质疑,用广告法的规定指出有无代言合同,并不是界定是否为代言人的标准,只要一位知名的公众人物对某一商品或企业拍摄了广告,那么他就是代言人。
所谓不是代言人,只是混淆视听的手段。

疑似还指出,至于他该不该担责,目前法律上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对代言人违法代言的处罚迟早会到来,指出像现在这样一纸声明就希望自己能够免责的时代会一去不复返,可以看出目前代言明星在代言翻车后付出的代价还是很小的。

在官方媒体发声后,网友留下了“封杀”的声音,也开始感慨这些明星日后还敢相信,虽然评论不多,但也都是对杜海涛行为的质疑。

其实从目前来看,“中插广告”已经很普遍,也像是广告未来的一种普遍投放形式,比如近日热播的《月上重火》中“中插广告”就是某电商平台,《极限挑战》等综艺也会不间断地推荐手机等等。

我们已经可以从官媒的批评中看出,杜海涛这样的声明惹了众怒,毕竟连官媒都看不下去,直接否定了他的声明,杜海涛这次算是栽跟头,姐姐“发飙”之后他连忙声明,声明又被指是混淆视听的手段,网友也从他身上感慨明星的可信度。

的确,明星代言翻车的案例不胜枚举,就事件本身而言,杜海涛算不上违规代言,但他输了就输在了对待事情的态度上。
不过,他的所作所为也告诉了我们:法律暂时还没有“赋予”他们“担当”,那么,太过迷信偶像作为公众人物肯定有担当,那么,你可能会输得很寒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