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医生》累计票房13.27亿,目前豆瓣评分是6.9分。假如这个成绩,放在一般的影片,我会觉得已经够好了。可是,放在这么好的题材的《中国医生》身上,这个成绩真的不太理想。

《中国医生》的演员阵容,明明十分强大,既有张涵予 、袁泉 、朱亚文 等,公认的实力派演员,演技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更有易烊千玺 、欧豪 、张子枫 等年轻观众喜爱的新生代演员参演。《中国医生》不管从热度、题材、话题度、演员阵容,几乎都是“无可挑剔”。

为什么结果拍得不是很理想?我不知道有没有观众跟我一样,看完之后总觉得电影少了点什么?电影观看的过程中,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是因为电影拍得感动,还是因为你本身就是“亲历者”和“见证者”,所以只要有关于yqxxx的场面,都能勾起你的回忆,让你泪崩。

《中国医生》拍得令人感动,应该是对导演的最低要求了。因为yqxxx期间,当地不少网友随手拍的日常vlog,都能够牵动广大网友的心。更别说,如今“抗疫”并没有结束,我们都很了解这场yqxxx。结果,《中国医生》拍了两个小时的时长,就像是把我们都知道的事情,再简单复述了一遍。

一、“验核酸”直接被略过
yqxxx期间,相信大部分的人,接触最多的就是“验核酸”。我们去到医院,第一件事情,同样也是“验核酸”。因为我们老百姓参与最多的项目就是“验核酸”,所以,当时坚守在一线岗位“大白们”,也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医护人员。可是,这么经典的场景,在电影里几乎找不到。

我是能理解,拍摄“急救”和“做手术”等画面,对观众来说更加有吸引力,尤其是插管的过程,视觉上对观众非常有冲击力,还能渲染紧张感。可是,如果只是单一地拍摄病房里的医生,无法更加全面地让观众解医生这个群体。

二、“医患关系”没拍出重点
既然拍了医生,多多少少应该谈点医患关系。可是,电影总是一笔带过,说不到重点。例如,一大帮患者冲进医院,失去理智,撞倒医护人员和扯掉了医护人员的口罩,导致医护人员增加患病风险。原本是一个可以深入的点,可是剧情直接让

实际上,个别患者这种危险行为,应该在影片中体现出事情的严重性,而不是简单拍几个医护人员消毒的画面就结束了。伤害医护人员和破坏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都是极其严重的问题。影片既然要歌颂医护人员,起码得让观影的人,明白保护医护人员的重要性。

三、“中国医生”的家人和朋友
中国医生很伟大,但是他们不是神,跟我一样都是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导演再次错过了一个,能够深入探讨的重点。男主

结果,剧情不重点谈医生的家人和朋友。剧情反而大篇幅去谈金仔(欧豪饰演)一家人的故事,明明是来看”医生“的,结果剧情后期,观众反而都在关心金仔一家人的故事。剧情的重点开始偏向患者,医生这个群体反而太过“模板化”,整部影片几乎只在演他们怎么“救人”,怎么“插管”,可是医生的情感波动、内心活动、精神信仰等,都讲得太少了。


四,记忆点太少了
还有,导演给人的感觉,就是既想拍纪录片,又想拍电影。结果,拍得内容太多了,抓不到重点,而且每件事都没有办法深入探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最后只能记住

当你开始留意配角的时候,或许证明这部电影,能给你创造记忆点的医生角色并不多。实际上,众多医生角色里,只有

总之,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该深入探讨的,一笔带过,该详细描述的,却没有再更进一步的。影片应该多一点像医生陶峻和患者之间的片段,让观众能够更加了解医生这个群体。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让人看完之后,能所收获,而不是强调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