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自6月在芒果TV低调上线以来,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度。首期节目播出不足72小时,播放次数高达1亿+次点击,这或许是一些不知名综艺一整季梦寐以求的播放量。

《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以30+的女艺人为主线推出的一档女团成长综艺节目,节目的初衷是打造一款与现在市场上青春style不一样的女团,并且打破社会对30岁以上女性的偏见。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在节目还处于录制阶段未开播时,各路吃瓜群众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催促节目上线。一开始吸引各位群众的并不是打破对30+女性偏见这一立意,因为请来的是女艺人,并且数量多达30位,其中不乏一些一线大牌明星,如:宁静、张雨绮、黄圣依、钟丽缇等名声响当当的女艺人。俗话说3个女人一台戏,那30个女人同台可真是有好戏看了。因为有花儿与少年的吃瓜经历,网友们都搓搓手地期待女艺人们在节目里“打起来”。

节目播出后,许多姐姐都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如歌手阿朵在节目中的高情商以及对女团风格独特理解收获了一波观众的喜爱。就如同节目第一期中的文案一样,三十而立,三十而励,三十而骊,年龄不是女性的界限,30位姐姐,30人30色,每个人都在节目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但是最近这两期节目在感官上难免让人觉得乘风破浪的姐姐有点高开低走了。几乎每播一期节目就会有人说:浪姐糊了。那么今天传媒君就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浪姐开始有一丝“糊”迹象的原因何在?
一、节目恶意剪辑
虽然说吃瓜群众都等着看姐姐们如何兴风作浪,但是恶意剪辑刻意制造矛盾冲突,引发吃瓜群众对姐姐们的讨论,增加节目热度,实在是有点博眼球的意思。如第一期节目中《新还珠格格》紫薇的扮演者海陆 日前在直播中透露自己被恶意剪辑。

原本自己

浪姐几乎每周都有一位姐姐出来接受网友的轮番攻击。
第一周是作为评委的杜华,因为说丁当唱得太好所以不适合当女团、评分不公正的原因被网友骂到微博下找不到一条好评。
第二周《艾瑞巴蒂》组由于歌词分配的原因,张雨绮、刘芸、黄圣依等集体被轰炮。
第三周轮到伊能静因为节目衍生节目《定义》中的言论翻车,随后她在节目中的一言一语一行都被网友无限放大。

第四周蓝盈莹因为叫吴昕10天速成贝斯的言论又翻车,在蓝盈莹的对比下,网友们觉得连伊能静都可爱了起来。
二、节目组赛制不公平

浪姐号称重新定义30+女团,但是在赛制设置上却感受不到哪里是重新定义。
如:一、每周的公演舞台仅由500名大众评委来决定姐姐的去留,没有专业评审的加持,一开始知名度不高的姐姐就先被淘汰了一波,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比人气的赛制。这似乎不是比拼实力的节目,是在比观众缘。

二、每周选歌曲目快歌占多数,抒情歌极少数。因为是淘汰制+现场公演的形式,每周姐姐们都希望自己能被分到快歌组,因为快歌在现场表演舞台上有优势,能够拉动观众气氛,从而得到更多的票数。
而选到慢歌的姐姐也希望能通过改编慢歌来适应观众的需要,完全变成了观众喜欢什么,姐姐就表演什么,这似乎有点违背节目重新定义女团的初衷。难道抒情曲不配在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吗?
三、场外观众参与度低

节目播出与节目录制时间间隔较大,节目没开播就已经录制到了第三次公演,导致节目刚开播网上就已经有淘汰姐姐的名单,网友们看选秀综艺节目的新鲜感就已经丧失一大半。而节目后期淘汰的姐姐在前段时间的复活打投中也不占据优势,粉丝纷纷抱怨意难平,不公平!
有网友说浪姐实际上就是个真人秀,要说是选秀节目也是个全自动选秀,观众权当是选秀纪录片来看就好。看过那么多选秀,还不知道有实力的选手结果会是怎样吗?

浪姐无疑是今年的一档现象级的综艺节目,你若留意一下最近哪四个字出现在公众号标题中的频率最高,“乘风破浪”这个四字词语绝对是拔得头筹。

网友们吐槽浪姐高开低走其实也是抱着一种老母亲的心态,毕竟如今选秀节目太多,有一档以30+女性为题材的综艺节目横空出世必定是备受瞩目,再加上这档节目是原创,并不是买版权引进,网友们对此自然要求会高。
之前各卫视综艺节目抄袭不断,网友们想看到一档制作精良的中国原创综艺的心实在是太迫切了。希望浪姐能在后面的节目中带给观众更多的惊喜~
你觉得乘风破浪的姐姐有高开低走吗?
你最喜欢哪一位姐姐呢?
本文仅代表小编个人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理性地留下你的看法噢!